韩德让(941-1011)辽朝大臣、辽朝政治家。即耶律隆运,匡嗣子。祖籍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他稳重,有谋略,喜建功立业。初侍景宗,以勤谨著称,累迁上京皇城使,代其父为上京留守。宋军攻燕,奚底等败回,南京被围。时,德让守南京,因守卫有方,围解,又败宋军于高梁河,征为南院枢密使。景宗死,与耶律斜轸同辅圣宗。总宿卫,深受太后宠信。统和十二年(994),代室昉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同年奏请禁止三京治狱官非法冤贷拷打,又请任贤去奸。斜轸死,兼任北院枢密使。后拜大丞相,总二枢府事,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赐名隆运。
早年经历
唐末,祖父韩知古被掠至辽为奴,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辽朝最大汉臣
乾亨元年(979)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九月,宋军攻打南京,韩德让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15昼夜,待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于高梁河(约在今北京外城一带),史称“高梁河之役”。韩德让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乾亨四年,迁升南院枢密使,赐名“德昌”,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监国摄政
是年秋,辽景宗病危,德让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他与承天皇后萧绰密议,随机应变,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圣宗生母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
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从此,韩德让处于监国地位。统和元年(983),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实行汉法,加封韩德让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统和四年,宋攻辽,韩德让从萧太后拒宋,败宋,封楚国公。师还,韩德让在萧太后支持下,团结契丹贵族和汉族中有治国才略之人,实施选官任贤,不分藩汉,考核官吏;确立科举制度;清理辽世宗以来的滞狱;减免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灾民的赋役等改革措施,使辽代中期出现了兴旺繁荣局面。
赐姓耶律
统和二十二年九月,韩德让从萧太后南下攻宋,参与订立了“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萧太后利用摄政地位,先赐韩德让名德昌,再赐皇族姓氏,取消奴隶身份,成为契丹贵族。后辽圣宗赐名耶律隆运,对其“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特置护卫百人。统和二十九年正月,韩德让从圣宗伐高丽,还师,卒于军中。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
韩德让和萧太后之间真的是爱情吗?
萧太后曾对韩德让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曾经与你有过婚约,现愿和你再续前缘。而当今幼主,自然也是你的儿子了!”萧太后是大辽历史上十分出名的一位摄政太后,而韩德让也相当了不起。他是大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位极人臣的汉人官员。根据历史记载,在韩德让帮助萧太后辅佐幼主期间,他是权利最大、恩宠最多并辅政时间最长的一位辽国官员!因为韩德让膝下并无子嗣,当时萧太后还命令辽国的皇室宗亲每一代都必须贡献一个亲王给韩德让为子,甚至在韩德让死后都被下葬在了萧太后的身边!
那么这个韩德让在历史上的背景和机遇又是如何的呢?根据历史记载,在唐朝末代时期,韩德让的祖父韩只古就被俘虏到了辽国为奴隶,后来成为辽国的中书令。而他的父亲韩匡嗣则被封为燕王,后来因为与宋朝交战失败,被降为秦王!可以说韩家是辽朝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大家族,地位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和后萧太后一族的萧氏。然而对于这些千丝万缕的政治背景,那么韩德让和萧太后之前的感情是情真意切还只是为了政治权利而互相利用呢?
当年辽景宗因病骤逝,年仅12岁的辽圣宗登基,当时29岁的萧太后为了稳住辽国政局,剥脱觊觎皇位的耶律氏宗亲们的势力,所以拉拢了韩德让为其所用,赐予他监国辅政的巨大权利,后来还亲自赐姓耶律,改名耶律隆运!根据历史记载,在萧太后尚未入宫为妃的时候,其实早与韩德让有过婚约,所以二人曾被猜疑早有感情基础。因为丈夫离世妇人再度改嫁他人在大辽是被允许的,所以后来萧太后决定公开改嫁韩德让,还自摆婚宴让韩德让大肆宴请朝中官员。公元994年,韩德让已经是辽国最有权利的大臣,除了皇帝和萧太后就再也无人居他之上!
后来正式成为大辽“太上皇”的韩德让也毫无避讳的随意出入萧太后的寝宫,二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俨如民间寻常夫妻一般伉俪情深,然而在国家大事上二人也相当有默契和共识,经常互相商议讨论国事!此外据野史记载,萧太后为了要让韩德让只对自己一心一意,还派人去亲自白绫,缢杀了韩德让的原配妻子!此外韩德让为了展示自己在大辽的绝对权威势力,对待冲撞得罪自己的人也绝不手软!他曾经将对自己不敬的辽朝的官员耶律虎古和契丹贵族胡里室当众杀死,然而萧太后这位一向推崇杀人偿命等严厉法规的统治者,对于韩德让的这些行为也均是默许的!
公元1009年,年逾50多岁的萧太后因为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每日愈下,于是在同年的11月中正式还政与儿子耶律隆绪,本来打算在南方大修宫殿安心养老的萧太后突然离世,享年56岁。而此时的韩德让也因为萧太后的离去深受打击,在皇帝和皇后如同亲儿子、媳妇般的照顾下,他终究还是抵不过心中对萧太后离去的忧思导致病情加剧,终于在萧太后死后的第15个月后也因病逝去,耶律隆绪为其举行国丧,将其和萧太后合葬,成为辽朝皇陵内的的第一个汉人!